04版:文化总第98期 >2021-03-01编印

通州八景(上)
刊发日期:2021-03-01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313.jpg

杨家毅

    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八景”,那么“八景”这种文化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目前较一致的看法,“八景”的由来与特定的文人绘画紧密相连。古人有在屏风上作画的习惯,而屏风一般为四扇。用于宽大厅堂时,要将两座连接起来,合为八扇。相连接的八扇上,绘一组内容相互关联、风格相互统一的系列画,或山水、或人物、或花鸟。

    说起通州八景,有不少人已经很陌生了,因为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历史的演变,有很多景致都不存在了。通州八景植根于通州独特的文化土壤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通州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基因。

    通州八景首次出现于明代嘉靖乙酉年(1549年)的《通州志略》中。南京吏部尚书杨行中是明代通州人,因“素远严嵩”,终被“嵩党劾罢”归家通州。他应知州汪有执之请,约集数人编纂《通州志略》,丙午年(1546年)初稿成。通州八景被编列于卷之一的“舆地志景致”栏目中,依次为:古塔凌云、长桥映月、柳荫龙舟、波分凤沼、高台从树、平野孤峰、二水会流和万舟骈集。


古塔凌云

千尺巍峨塔势雄,层霄矗立障天风

    “古塔凌云”指位于通州北城的燃灯佛舍利塔。燃灯塔历史十分悠久,民间有“先有燃灯塔,后有通州城”之说。该塔为双束腰莲花座,共有十三层,抬头仰望,宝塔直入云霄,在蔚蓝天空的背景下,白云缓缓浮动,被塔刹分割,微风拂过,铃音清脆,甚是壮观,这就是“古塔凌云”景观。清光绪年间通政司副使王维珍有诗云:

    千尺巍峨塔势雄,

    层霄矗立障天风。

    半空铃语云间碧,

    元夕灯光顶上红。

    多宝自应真佛现,

    题名不与曲江同。

    潞亭作镇城楼北,

    终古祥雯五色龙。    

    

长桥映月

月落年年人迹古,往来疑在画图中

4-长桥_看图王.jpg

    “长桥映月”景观描述的是通州八里桥。八里桥正名叫永通桥,因位于“州城西行八里许”,而被老百姓惯称为“八里桥”。远观此桥,为拱形石桥,横跨通惠河上,与普通桥梁并无不同之处。实际上,此桥大有来头。明代国子监祭酒李时勉撰文的《敕建永通桥碑记》,对八里桥的建造缘由、过程都有详细记述:通州在京城之东,六合之上。凡四方万国贡赋由水道以达京城者,必荟于此,实国家之要冲也。由州城西行八里许有河,盖京都诸水会流而东者。河虽不广,而水潦沮洳。每夏秋之交雨水泛滥,尝架木为桥,或比舟为梁,以通道往来。数易而速坏,舆马多致覆溺,而运输者尤为艰阻,劳费烦扰,不胜其患……

    修建后的八里桥为京东要塞,同京西的卢沟桥、北部的安济桥和朝宗桥、南部的宏仁桥(又叫马驹桥)并称为拱卫京城的五大名桥。八里桥是进出京师的要塞,又控制京通的粮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明清时期,朝鲜使臣在日记中多次记载八里桥,称八里桥“宏敞延袤,非他桥可比”。据当时的朝鲜使臣徐长辅描述:“天下漕船皆萃于此,桥南数米立石,而题其面曰:漕船停泊处。”可见,八里桥是京通间一处重要建筑,从通州石坝码头到京仓的漕船都要从桥下经过,它也是京通四十里石道起始处的标识。

    当时的八里桥繁华异常,朝鲜使臣柳厚祚记载:“南京货商彩船,来留此处,故一行已先进北门,余则向东门而下,河水稍减。南船不能来到,但燕船之泊于河岸者,难数其几许。而皆降帆铁索,船上覆长板,板上作屋,且仓廪之富实,甲于燕京。盖天下漕运之船,云集江边,百官颁禄自此中辨出。而春夏之间,帆樯如束,连续十余里。”从八里桥开始,“此路左右,第宅相望,朱门粉壁,照耀人眼”。   

    关于“长桥映月”景观,历史上不少文人雅士都有诗文记述。长桥当然指的是八里桥,映月则指中秋之夜,三孔桥洞中各映着一轮明月,皎洁的天空中月如银盘,清清的河水中月影浮动,水月交辉,衬托着洁白如玉的长桥,使人疑在画中。

    清代通州知州吴存礼是这样写的:银河忽驾彩虹来,俯瞰波光曙色开。历历清霜晴草木,晖晖皓月照池台。桂宫若引浮槎客,蟾窟应舒题柱才。吟眺壕染莹洁甚,冰心相映即蓬莱。

    清朝后期,随着国势衰微,扼守京师东大门的八里桥见证了近代中国屈辱的一幕。1860年8月21日,英法联军自天津登陆,北犯京城。清政府派曾格林沁率领八旗兵,在此阻击“洋鬼子”的长枪利炮,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八里桥大战”。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也就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二年,日军为侵略需要,修筑京通间柏油路,将桥两边垫高,将桥陡坡削平,就形成了现在的模样。根据当时的文字记载,对此次修改“往来称便”。

    由于历史的沧桑巨变,八里桥周围环境变化很大,通惠河早不行船,水草丛生,“长桥映月”的美景很难寻觅。幸好桥栏望柱上的石狮子和桥下四只圆雕镇水兽,依然坚守于此。


柳荫龙舟

君王不作横汾曲,锦缆年年锁潞河

4-柳荫_看图王.jpg

    通州城北的黄船坞又称皇家码头,此处专为皇室服务,停泊之船均为皇家专用的龙舟。因岸上广植杨柳,故有“柳荫龙舟”一景。

    明嘉靖七年(1528年)以后,吴仲重修通惠河,通惠河的河口由张家湾移到通州城北。这一变化使得各类码头也随之北移,直接促进了通州城的繁荣。根据历史记载,通惠河口以南依次形成了石坝码头、土坝码头以及各类民用码头。每年三月开漕后,各类船只来到通州,一派繁荣景象。

    据《钦定日下旧文考》记载:“通州城北五里有黄船埠河水潆洄,官柳荫映。永乐中设黄船千艘,以其半轮往江南织造,俗名黄船坞。”根据这一记载,黄船坞产生于永乐年间,也就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不久,就在此设立了黄船坞,这比嘉靖七年(1528年)通惠河口北移至通州城北还要早一百多年。在黄船坞周围“官柳荫映”,说明这里的柳树是官家栽种的。在许多关于“柳荫龙舟”的诗作中都描写了柳树。试举几例,“御船连泊俯清漪,垂柳阴阴翠作围”(王宣诗)。“杨柳青青翠欲浮,堤边景缆系龙舟” (尹澍诗)。清代通州著名的知州王维珍也有“柳堤飞絮白满天,低荫龙舟景缆牵”的诗句。天下有那么多名贵树木,为何皇家独垂青柳树呢?而且“柳荫龙舟”还成了通州一景。

    柳树是景观树,有欣赏价值。可以想象,在春夏之交,蓝天白云映在绿色的水面上,在运河北端停泊着黄色琉璃瓦的黄船,周围是婆娑多姿的柳树,风景如画。

    当然,黄船坞周边的柳树不是因为好看,易栽种。如果这样的话,有很多树木都符合这样的条件。我认为除了好看,还有文化传统的原因。在中国古代,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而且这一习俗源远流长。《三辅黄图·桥》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相赠。”这段记载说明,至少在汉代,折柳相赠的习俗已经形成了。

    隋唐之时,这种习俗甚为流行,在不少古典诗歌中都有体现。隋代一无名氏作诗《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地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当我们今天读到这首诗,穿越时空,还能感受到折柳赠别,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怀。

    古人认为柳树有辟邪的作用,而且“柳”与“留”谐音,表达依依惜别之情。那么,黄船坞周边的柳枝也是用来离别相赠的吗?清人戴璿的《柳荫龙舟》中有“长夏浓阴分柳色,满江瑞霭护宸游。丁宁陌上还培植,不是河桥送别秋”的句子,说明“柳荫龙舟”之“柳”除了景观欣赏之外,确有离别相赠,寄托情意的作用。

    其实,古人不仅在黄船坞周围种植柳树,在运河两岸也广种柳树。明代钱塘人陈师在《潞河舟中作》有这样的诗句:夹岸杨柳青可怜,出门仍是葛衣天。乡书不到东吴雁,客梦重寻潞水船。

    吴莱的《过漷州诗》有“数株杨柳弄轻烟,舟泊漷州河水边”的诗句,说明漷县运河两边也是广植柳树,这又是为什么呢?运河两边的柳树除了有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外,还有实用价值。重开通惠河的吴仲在《通惠河志》中记载,在码头附近要栽种麻和柳树。麻可以拧搓成绳子,在漕船上很多地方都能用得上,比如纤绳等。柳条可以编织成筐子,用来在治理河道过程中挑夫挑泥沙、挑石头。如果遇到溃堤、溃坝的情况,泥沙、石块很容易冲跑。柳条就用来编成大筐,里面填塞石块,大量抛下便于固定,在治理决口等情况下很见成效。在民国以前,在运河边的一些村落,农民除务农外,还兼营柳条编制。

    黄船坞的黄船干什么用呢?当然是为皇帝服务的。《钦定日下旧文考》记载一半是往江南织造(包括江宁织造、苏州织造与杭州织造)。江南织造局负责搜罗贡品,然后由黄船从南方运到通州。

    龙船是什么模样的呢?朝鲜使臣在日记中有记载:“龙船一只泊在江浒,悬金牌于船头,书‘上用水殿’四字。窗户玲珑,涂以云母。”

    黄船坞是京杭运河北端一处很重要的服务设施,有诗云“春深碧沼恩波近,定拟君王壮胜游”。而“柳荫龙舟”也成为通州八景中直接体现皇家文化和运河文化的景观。

    

波分凤沼

吟诗便起乘槎头,欲问当年博望侯4-波分_看图王.jpg

    “波分凤沼”是指通惠河流经通州城北形成的景观。历史上的通惠河完全不是今天的景象,而是与国都的安危联系在一起的。说起通惠河不得不提到两个人,开凿元代通惠河的郭守敬和疏浚明代通惠河的吴仲。

    随着元朝统治者将大都确定为政治中心,大都人口剧增,对各类物资的需求日益增加。虽然有西郊的高粱河和重开的金口新河、金水河等运渠,以供运输和城市用水,但是仍然满足不了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深入实地勘察后,于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正式向忽必烈建议开凿通惠河。疏浚旧有通往通州的漕河,引玉泉水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这样可以节约陆运费用。元世祖忽必烈同意此建议,并派郭守敬主持此项工程。疏通通惠河的工程于次年八月正式开工。

    经过郭守敬的巧妙设计,引昌平附近的白浮和西山诸泉,开白浮瓮山河,向西至西山麓复折而南经瓮山泊(今昆明湖),南流入玉河至西水门(大都和义门)入都城,南汇入积水潭(今北京什刹海),东南出文明门(今北京崇文门北)南水关。出城后入金代所开的金口河(闸河)东流至通州城南十六七里处的高丽庄入白河(北运河故道),即《元史.河渠志》所载:“东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全程贯通历时一年余,用工285万余。史载元世祖见积水潭上“舳舻蔽水”,一片繁忙景象,十分高兴,就欣然为此河赐名为“通惠河”。

    元代开凿的通惠河,到了元末明初,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日渐荒废,通州至京师粮米皆由陆运。陆运不仅运费高昂,而且容易受到自然天气的影响,遇到雨天,道路泥泞,不能及时到达京城,于是先后在通州城外设置大型粮仓。若有敌兵越关,轻骑兵几日便可到达,控制粮仓,则京师就很危险了。鉴于此,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吴仲向明世宗建议重修通惠河。此建议得到采纳。

    工程于嘉靖七年(1528年)二月四日开工,五月二十二日竣工。为解决水量不足的问题,改变元代提闸过船的办法,改为人力搬运过闸的办法。达到了 “通州而抵京仓,可朝发而夕至”, “一日而立,致四五万石,岁省脚价十二万两”的效果。明代通惠河将河口移到通州城的东北,就是今天的通惠河的走向。

    新开通的通惠河不仅有利于京城的物资供给,保障了都城的安定,而且为普通老百姓也带来了直接的利益。尤其是对通州人民来讲,直接促进了通州城市的进一步繁荣。

    正因为有了这两个人,才有了通惠河,才有了“波分凤沼”的美景。但是“波分凤沼”到底在哪个位置呢?

    有人说是指整个通惠河的水,也有人说是八里桥至通惠河口这一段距离。更多人认为是在现在的葫芦头遗址处,这里是通惠河故道,靠近通惠河河口的位置。明代吴仲重修通惠河后,采用人力搬运粮食过闸,在通惠河口有一道石坝。这里的水应该比北运河水位高,是通惠河的下游,也是通惠河水量最充足的地方。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水量充足的“沼”,因为水是从太液池流出来的,所以称为“凤沼”。

    北京的太液池在故宫西侧,就是北京著名的“内三海”:北海、中海和南海,合称“太液池”。“太液秋风”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泛指中南海和北海的广阔水域。清代太液池也称“西海子”,是皇家禁地,其秀美的风光是外人见不到的。可见,太液池就是皇帝和宠妃游玩之处。皇帝平时忙于朝政,太液池实际上就归宠妃专属。在古代,常用凤代称皇后,所以太液池流出的水形成的水面就理所当然被称为“凤沼”。

    不管怎样,“波分凤沼”是与太液池和通惠河密切相关的一处景观,在明清时期不少诗作中就可以证明。例如王宣有诗云:“碧水分香出御沟,潞阳城郭界清流。”御沟即指通惠河。周之翰有诗云:“一脉香分太液池,瑞烟晴霭浸玻璃。”尹澍有诗云:“何处清涟入潞河,遥知太液散余波。”王维珍有诗云:“河流通惠旧知名,一派东趋九曲萦。凤沼斜分归板闸,鲸涛远望赴蓬瀛。”戴璿有诗云:“河流来自液池边,一带寒波清且涟。仍是玉泉山下水,依然禁苑沼中烟。”

    时至今日,历史经历了沧桑巨变,自然环境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波分凤沼”的美景只存在于历史记忆中。


记者 党维婷摄影 刘瑞 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