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93期 >2021-02-22编印

永乐店综合检查站:
“查到的超标排放车辆越来越少”
刊发日期:2021-02-22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2-环保.jpg吴搏在永乐店综合检查站,手持设备对进京大货车尾气进行检测。

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张程伟

       大年初六一早,37岁的吴博再次检查了一遍手机是否充满电,“这是我们的重要装备,必须时刻保持开机。”初六是他春节7天假期里最后一次值班。家人已经习惯了他每年春节值班。

       吴博在通州区生态环境局机动车排放管理站已经工作了12年,一直负责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最近两年,他又负责在永乐店综合检查站检查过往重型柴油车。每天要从家中赶到单位,再前往永乐店综合检查站,一天得来回开车奔波80多公里。

        一到站里,他就和同事忙活开了。每辆重型柴油车驶进站前,他都会用手机里的检测信息采集与发送管理子系统APP进行号牌扫描,查看车辆是否有超标排放记录。有记录的车辆将被引导至站后停车场,用仪器检测尾气排放。有时来不及扫描,他就要靠目测来进行判断。“我们这行干时间长了,凭经验一看就能判断出来车辆情况。”

        “您好,我是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现在对您的车辆进行尾气检测。”等了一上午,他只检查了两辆车。过年期间车少,一天也就二三十辆。平时,永乐店综合检查站一天要过四五百辆重型柴油车,大部分都是天津、山东牌照。这几年,吴博明显感觉到司机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查到的超标排放车辆越来越少。“这是好事!”

       吴博一再解释,检测尾气的目的不是为了处罚,是为了提醒司机注意车况,养成良好用车习惯。他每次检测后,都会让司机看清车辆检测数据,并把相关规定讲给司机听,让对方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多说两句,主要为了使司机明白以后如何调整车况。”

       从8时到24时,即便车不多,全组人也要按时轮流在外盯守。说起冬夜值守,吴博摇摇头,“风刮脸上,跟刀子似的,手机都冻得自动关机。也不能老戴着手套,不然没法操作手机。”但再冷的天,他们也要坚守岗位。进京通道上不仅有永乐店检查站,通州区北部、东部、南部共有9个与河北、天津接壤的进京综合检查站或路口。每个站点都有像吴博一样的环保人在坚守。“我们的职责就是守住进京路口,保护北京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