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如意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日前发布《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0)》(以下简称《指数》)。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首都高端智库首席专家李国平介绍说,2013年至2018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从16.18增长到80.99,增长了4倍多,“京津冀协同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北京“指数”增量最多
自2016年起,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开始对京津冀协同创新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从2019年7月开始至今,课题组开展了《指数》的研制。《指数》从京津冀整体、三省市和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三个空间层面分别构建了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指数包括创新能力、科研合作、技术联系、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5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重点测度分析了2013年至2018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发展趋势。
测算结果表明,2013年至2018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从16.18增长到80.99,增长了4倍多。其中,京津冀创新能力指标从2013年的3.01增长到2018年的15.11,增长了4倍;京津冀创新环境指标从2013年的0.64增加到2018年的18.05,增长了28倍。从三省市情况来看,北京的协同创新指数从59.96增长到86.24,在三地中增量最多,体现了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天津的协同创新指数从33.07增长到36.96,略有增加。河北的协同创新指数从7.81增长到19.88,取得了明显进步。
京津冀创新投入全国领先
2013年至2018年,京津冀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断提升。京津冀的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从2013年的3.22%上升到2018年的3.62%,高于同期的江苏、浙江与广东,创新投入全国领先。京津冀研发经费的规模近年来也有明显提升。从2013年到2018年,京津冀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由2016亿元增加到3083亿元,增长了52.9%。北京的研发经费增加最多,增加了762亿元。其中,北京基础研究经费支出比重为14.8%,高于上海7.8%的比例,更远高于全国5.5%的比例,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河北的研发经费增速最快,2018年相较于2013年增长了79%。
《指数》指出,京津冀2013年至2018年国内专利授权数实现了逐年增长,技术创新进步明显,从2013年的105713件增长至2018年的230070件,增长了117.6%。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均实现了稳步增长,2018年国内专利授权数相对于2013年分别增长了97.1%、120.0%和185.4%。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引领全国。2019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8630 亿元,同比增长7.9%,占GDP的24.4%,全年实现新经济增加值12765.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6.1%。截至2019年,北京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2.5万家,占全国比重约14%,位居全国第一。
记者发现,随着北京的产业疏解和再布局,河北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势强劲。2018年,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4%,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快于规上工业10.1个百分点。2017年至2018年,河北省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3000家,是此前历史总和的1.5倍,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河北各地市均启动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形成科研合作网络结构
京津冀是我国科研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近年来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增加。2018年,京津冀总体高校与科研机构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340.63亿元,是2013年的1.5倍。其中,增长主要由北京贡献,2018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高校及研究机构科研经费投入分别达到2013年的1.4倍、1.2倍和2倍。
《指数》提到,京津冀三地间科研合作大大加强,科研合作网络密度从0.769增加到0.885,形成以京津为主轴,京保石为次轴的网络结构。2018年京津冀论文合作网络在空间上呈现北京与天津双核引领的结构且处在不断丰富、关系不断复杂的变化过程中。2013年至2018年论文合作增量的网络结构更清晰地刻画创新辐射方向及强度。论文的增量网络结构仍以北京和天津为核心,且北京的核心地位更加显著。北京的创新溢出面向京津冀整体,且溢出强度随距离增加衰减的特征较为明显。天津作为网络另一核心主要与北京进行合作,对其他城市辐射较少。
北京产业外溢效应明显
三地跨区域产业活动更为活跃,北京产业外溢效应明显。2018年末,京津冀法人单位在区域内跨省(市)的产业活动单位达到1.6万家,占区域内产业活动单位总量的5.5%,比2013年末增长180.2%;同时,北京对津冀地区的溢出效应明显,北京法人单位在津冀地区的产业活动单位1.2万家。
同时,京津冀三地间产业分工日益明晰。2013年至2018年,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趋势符合各自功能定位,北京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发展服务化、高端化、生态化态势显著,与此同时河北和天津积极承接北京市的部分产业转移,三地间产业定位与产业分工日益明晰。其中,北京第三产业主导地位明显,2018年末,北京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占比达到93.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1个百分点。
未来应衔接创新链和产业链
《指数》提到,“从整体来看,京津冀创新能力稳步增长,协同创新水平逐步提升。其中北京创新水平增长显著,原始创新有明显涌现,科研合作不断加强,对津冀溢出效果明显,在京津冀乃至全国创新网络中的领头羊地位进一步巩固。”
课题组认为,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不快成为制约京津冀协同创新的主要短板,北京的原始创新优势并没有在本地转化为更大的产业优势,而天津与河北在技术人才、产业链配套、营商环境等方面的竞争力都不强,导致难以吸引集聚更多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因此应该在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
《指数》建议,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尤其注重创新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创新资源是北京市发挥“一核”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但创新链的传递和延伸无法脱离产业链,因此加强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的关键是要建立起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衔接,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首先,需要加快津冀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京津冀三地建立基于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分工协作,促进北京的创新在京津冀区域内转化,建立“北京研发、就近转化”的协同模式。其次,充分利用北京的原始创新优势,通过在北京市域和京津冀两个层次的重要节点布局高技术产业集群,逐步改善高技术产业发展必需的人才、资本、管理和服务要素;通过园区共建,协同布局重大创新资源,共同争取国家重大科研平台入驻,积极对接中关村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布局这些产业的产业创新和成果转化环节,推动中关村与各地园区形成“研发-孵化-转化”的产业链合作关系。最后,需要继续完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围绕产业合作的关键领域加强协同创新,进一步优化创新制度,强化人才支撑,提高津冀的地方品质,提升天津、河北对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推动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实现良性发展。
■专家解读
副中心将成京津冀东部协同发展“引擎”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首都高端智库首席专家 李国平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 崔丹
北京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新两翼中的重要一翼,规划建设好北京城市副中心对于带动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解决北京大城市病,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都极其重要。副中心可依托京津、京唐秦两大发展轴,加强通州区与廊坊市、天津市武清区、滨海新区、宝坻区、秦皇岛市、唐山市等京津冀东部区域的联动,发挥通州区在产业发展、区域交通、生态环境及高品质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成为京津冀东部协同发展“引擎”。
首先,提升京津冀东部地区产业协作水平,大力培育高端特色产业集群。在城市副中心及周边地区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建立重点园区协调对接机制。结合通州区自身优势,细化新增产业禁止与限制目录,大力培育高端特色产业集群,实现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和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的资源共享,大力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依托通州区金桥科技产业基地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与天津、唐山、秦皇岛等京津冀地区形成错位发展的新型产业格局。
2020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北京市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的协同发展规划。在产业领域,可加快推进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产业园区协同创新。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以精准构建城市副中心产业体系为重点,在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重大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建设、科技创新和完善项目准入标准的基础上,探索与燕郊国家级高新区、大厂省级高新区、燕郊北部科学城(与中关村科技园区共建)、中关村香河园(与中关村海淀园共建)、中关村大厂园(与中关村朝阳园共建)跨行政区协调发展机制;加强各重点园区与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合作,差异化共建一批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通过吸引优质产业资源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其次,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促进通州区与京津冀东部地区交通互联互通。构建多层次、多样化、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按照分圈层的交通特性,通过快速路、城际铁路、区域快线、轨道交通等方式破解跨界交通瓶颈,建成城际铁路联络线(二期),提高副中心对京津冀东部地区的交通辐射能力,实现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促进通州区与京津冀东部地区交通互联互通。
第三,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深化,促进京津冀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推进通州区与京津冀东部地区在大气、水、土壤方面的协同治理不断深化,实现规划、标准、监测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统一,促进生态环境协同发展。连同京津冀东部区域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同步开展去产能、散煤整治和清洁替代、机动车污染防治、扬尘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业污染深度治理、重污染天气应对等生态环境整治行动。
第四,优化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升京津冀东部地区公共服务品质。推进基础教育协同发展。促进通州区与天津武清区、廊坊市、秦皇岛市、唐山市等区域之间学校共建、资源共享、研训协同、师生交流,推动通州区与京津冀东部地区中小学跨省域合作办学,在基础教育方面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提高。同时,加强医疗卫生资源的对接与合作。加大通州区与天津市武清区、唐山市、秦皇岛市、廊坊市等地区医疗资源之间的对接与合作力度,开展医疗卫生合作。搭建医疗保健信息沟通平台,开展疑难问题远程会诊和预防保健信息沟通。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简化转诊患者就诊治疗流程。建立电子健康卡服务平台,推进健康领域全面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