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丽 陈冬菊
“去年我提了在社区建设养老服务驿站的建议,当年十月份就建成投用了,居民非常高兴。”区人大代表张晴介绍。过去一年,通过一件件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北京城市副中心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人民福祉持续改善,有力推动了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汇集民声民意
张晴是新华街道社区工作者,在向辖区居民征求社情民意的过程中,了解到盛业家园社区缺少养老服务驿站,去年,她把居民的需求带上了两会。建议很快得到了回复,经区民政局与新华街道办事处协调,利用盛业家园社区的140平方米闲置用房改造成养老驿站,于去年10月底运营投用,可为周边老年人提供就近订餐、娱乐、心理慰藉等服务,服务范围覆盖2000余人,得到了周边居民的一致好评。
充分吸纳代表关于老城双修、老旧小区提升、旧村改造等方面的建议,梳理形成2020年老城双修95个项目清单;充分吸纳代表关于规范路侧停车、开发空闲地块改造临时停车场等建议,利用城市空间,解决停车难问题;充分采纳代表关于增设垃圾收集及处理设备的建议,科学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全面建设完成……代表建议汇集民声,建议办理更惠及民生。区六届人大六次会议期间,代表依法提出建议100件,内容涉及城市建设与管理、社会事业与民生、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一年来,区政府坚持把建议办理与政府年度工作任务同部署、同办理、同落实,确保将每一件建议办好、办实、办到位。区人大常委会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创新性地建立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评估机制,切实提升了办理成效。
凝聚智慧担当
以前,通州区东南地区只有于家务和漷县两地设置了120急救所,仅有两辆救护车。住在永乐店和觅子店等地区的急危重症患者遇到紧急情况时拨打120,候车时间比较长。
“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发生急危重症需要抢救患者时,120救护车的及时赶到将为抢救生命赢来更多宝贵时间……”永乐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科主任郑小秋是医药卫生界委员,在基层已经工作19年,深知120救护车急救转运重要性。
去年的两会上,郑小秋提出了“关于完善通州区120急救网络,在乡镇地区增加120急救站的提案”,建议在周边盲区和空白点建立120急救站,缩短急救半径,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赢得了黄金时间。
区卫健委接办后,制定了“急救进社区,急救下基层”的工作计划,并根据通州区实际情况在北部、东部、南部三个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急救站,率先建设了永乐店和大杜社急救站,弥补偏远地区急救站的空白。
一件件提案凝聚着政协委员的智慧和担当: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深化医联体建设等提案,与区卫生健康委形成共识,意见建议纳入通州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完善12345市民热线机制等提案,助力“接诉即办”工作向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转变;优化人才引进模式、打造“夜间经济”等提案,促进“通八条”政策的细化和消费提档升级工作措施的出台;改善教学质量、发展“完小”教育等提案,推动区教委制定一系列改革措施,城市副中心教育呈现出更加均衡发展态势……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以来,各党派团体、各界别和广大委员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通过提案履行职能,提交了219件提案,为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