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程伟)2020年,城市副中心各类环境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空气质量改善取得历史性突破,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改善首次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改善率全市排名第一,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和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数据显示,2020年通州区空气质量累计达标天数为261天,占比71.3%,同比增加35天;发生空气重污染11天,占比3.0%,同比减少2天。2020年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较全市平均水平38微克/立方米低2.6%,同比改善19.6%,改善率全市排名第一,这也是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改善率首次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上接1版)据了解,2020年,通州区构建“精治化”体系,大气污染治理能力明显增强,通过依法治尘,细化部门职责,不断完善精细化防治体系。《通州区2020年扬尘污染治理攻坚方案》和《通州区强化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对各类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进行重点部署。各行业及执法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分别制定各自扬尘整治方案。针对重点工程项目,相关主责部门制定裸地生物覆盖工作方案以及城市副中心区域裸露树坑、树池整治和严控区绿化带草坪及树木冲洗等专项方案,努力形成全区完善的扬尘治理1+N方案体系。
依托通州区“城市大脑”建设行动计划,构建环境问题“发现—上报—解决—反馈”闭环管控机制,将涉及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违法行为问题处置机制纳入区城市管理网格化管理全响应平台,实现应用场景的指挥调度、过程管理、考核评价及统计展示等功能,达到可留痕、可追溯、可考核、可统计、可展示的工作目标,以铁的手腕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通州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的一年中,通州区将有多项新措施,继续推进大气环境治理。例如推进4.5吨以下环卫车辆新增和更新,全部采用纯电动车;4.5吨以上环卫车辆新增和更新的采用纯电动车比例达到80%。继续实施国Ⅲ排放标准汽油车淘汰更新补助政策,2021年底前力争淘汰60%本区注册登记的国Ⅲ排放标准汽油车。完善覆盖街乡镇、主要工业园区等VOCs高密度监测网,利用大数据分析、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建设VOCs热点网格系统,有效识别VOCs高值区。采用走航、热点网格等方式,探索建立溯源查处、快速处置的VOCs监管模式等。
在区域协同方面,2021年,通州区将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落实“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京津冀三地研究建立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联合防治协调机制,推进机动车超标排放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新车抽检抽查协同机制建立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统一登记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