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热点总第52期 >2020-12-25编印

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科技创新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北京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科研城市首位
“十四五”期间将前瞻布局新一批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
刊发日期:2020-12-2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1.jpg昔日的铜牛老厂房变身北京未来设计园区。


4-8.jpg张家湾设计小镇创新中心展示区,入驻园区的高精尖企业纷纷亮出自行研发的科技产品。


4-6.jpg企业自主研发生产口罩机。   记者 常鸣/摄


本报记者 陶涛 实习记者 陈潇


       “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始终坚持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功能定位,把握新机遇,迈向新征程。在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引领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昨天,北京市举行“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创新专场,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北京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位列第五

      “十三五”时期是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面加速发展期。市科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杨仁全介绍,“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累计推进882项重点项目和任务落地,各项目标全面完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科技抗疫也取得重要进展。截至目前,全国有5支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其中北京研发占4支;全国有5个团队的中和抗体药物获批临床试验,研发均来自北京;全市9个诊断试剂产品获批上市,数量居全国第一。

       目前,北京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经具备诸多先发优势: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科研城市首位,正在进入全球科学中心行列;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以创新经济为标志的创新高地迅速崛起;世界营商环境排名稳步提升,创新生态充满活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0》显示,北京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位列第五。

       杨仁全表示,“十四五”时期,北京市将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窗口期,以“数字智能技术—数字智能经济—数字智能社会—数字智能城市”为主线,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率先走出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路子,更好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更多“从0到1”突破。办好国家实验室,在生命科学、能源技术和信息安全科技攻关等方面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力量。建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持续推进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推进在京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升级版”。前瞻布局新一批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统筹布局“从0到1”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做强战略长板,力争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光电子、生物技术等领域持续占先;弥补关键短板,力争在高端芯片、基础元器件、关键设备、新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二是推进“三城一区”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科创中心主平台。聚焦中关村科学城,提升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高技术研发能力,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率先建成国际一流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推进大科学装置和交叉研究平台建成运行,形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搞活未来科学城,深化央地合作,盘活存量空间资源,引进多元创新主体,推进“两谷一园”建设。提升“一区”高精尖产业能级,深入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承接好三大科学城创新效应外溢。强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带动作用,设立中关村科创金融试验区,推动“一区多园”统筹协同发展。

        三是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培育形成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布局5G、大数据平台、车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推进应用场景“十百千工程”建设,鼓励发展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部署以“数据、算力、算法”为核心的公共底层技术和中试平台,大力推进数字赋能实体经济,围绕智能制造、大健康和绿色智慧能源领域,构建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布局城市全域应用场景为牵引,聚焦交通出行、教育医疗、城市治理、产业升级等方面,加强“三链”联动, 建立安全可靠有韧性的产业创新体系。提高京津冀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水平,提升京津冀协同创新能级。

       四是聚焦要素市场化配置,构建公平公正、资源获取便利化的创新生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大企业领头羊作用,培育更多独角兽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发挥好中关村示范区先行先试改革试验田作用和“两区”政策优势,探索实施科技、产业、金融融合新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依托“三平台”等高端平台,构建国际科技合作和开放新机制。


首都发展创新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十四五”力争再造3-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形成新体系、产业项目加快落地形成新布局、产业创新发展涌现新亮点、产业质量效益达到新高度、京津冀产业协同取得新突破……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新闻发言人任世强昨天介绍,本市在“十三五”期间加快培育高精尖产业,持续增强首都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本市高精尖企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新平台新载体,成功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2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8家,多项新产品新技术位列全国乃至全球第一。在全球586家独角兽企业中,本市以93家高居榜首。全球十大“独角兽”6个来自中国,3个在北京,分别是字节跳动、滴滴出行、快手。本市加快5G商用步伐,开展5G+8K系列应用示范,率先启动建设了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聚集了全国半数以上网安信创企业。

       “‘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坚持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方向,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任世强透露,“十四五”期间本市将推进构建“一区两带专业组团”的产业布局,着力实施智能生产力提升工程、万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工程、服务型制造示范工程、企业梯度培育工程、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工程、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工程等八大工程。

       同时,打造“北京智造”的产业群体,力争再造3—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3家万亿级市值企业。到2025年,高精尖产业占GDP比重由25.8%提高到30%以上,形成以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医药健康等为新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将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区块链、创新药等创新性、引领性强的产品打造成为“北京智造”的新名片。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聚焦发展“241X”重点产业

       要不断产生重大创新成果,首先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朱建红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涌现出诸多核心技术成果。同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布局,实施了国内首个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支持政策。

       朱建红透露,“十四五”期间,中关村将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核心任务,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主要抓手,聚焦发展“241X”重点产业,积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新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与治理模式。

       “241X”中,“2”即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两个主导产业;“4”即先进制造、现代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四个重点产业;“1”即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X”即指培育若干面向未来的战略性产业,根据各分园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形成高端化、特色化、差异化产业布局。

       中关村将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探索企业牵头、“揭榜挂帅”新型研发攻关机制。在深化先行先试改革方面,提升硬科技创业孵化服务能力,建设中关村科创金融试验区,推动中关村人才特区政策突破;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话语权和控制力的世界级领军企业,形成1-2个产业规模过万亿元的产业集群;在扩大开放创新方面,围绕“两区”“三平台”建设,加大政策改革突破力度,提升中关村论坛国际影响力,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

       “争取到2025年,中关村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朝着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迈出新步伐。”朱建红介绍,“到2035年,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主要引擎和世界创新版图重要一极,为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战略支撑。”


中关村科学城

今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预计突破3万亿

       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10%,全区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0%,预计“十三五”末全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450件……作为创新资源高度密集之地,五年来,中关村科学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园区总收入、研发投入强度、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重要指标均位居全市之首。“五年来,中关村科学城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增速预计达13%,”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舒毕磊透露,“今年预计将突破3万亿。”

        在科技创新力量的直接加持下,海淀区GDP从2016年的503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7926亿元,今年预计达到8500亿元,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特别是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国内外复杂多变形势,前三季度,海淀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6%,经济总量占北京市的24%,经济增速、经济总量和对全市的增长贡献实现了三个第一。

       为打通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初一步”,中关村科学城联合有关部门率先打造中关村前孵化创新中心、概念验证中心,并首创性成立规模达28亿元的中关村科学城“科学家基金”,畅通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

       目前,中关村科学城逐渐形成了以大信息产业为支柱、大健康产业为突破、科技服务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高精尖”产业体系。其中,大信息产业占全区经济总量40%,科技服务业达到18%,金融业占比12%。中关村科学城也正成为硬科技、硬创新高精尖企业的“大本营”。海淀仅人工智能领域企业数量就有近800家,占全国两成。独角兽企业41家,占全国五分之一。上市公司总数达236家,稳居全国地级市之首。

       舒毕磊介绍,科学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与西城区共建金科新区也取得阶段性成效。科技金融服务进一步拓展,全区拥有股权管理机构781家,披露管理资本达1.1万亿元。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5年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8000亿元

       梳理入库项目717项;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布局23家技术创新中心、59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4家中试基地;年均承载“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百余项,累计产业化项目52项,投资总额430亿元……发布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承接“高精尖”成果转化落地的一组数据格外亮眼,经开区多措并举让科技成果“找得到”“引得来”“落得下”。

       据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孔磊介绍,“十三五”期间,经开区累计研制世界首款新能源汽车智能换挡电驱动系统等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24项、新技术464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企业有效发明专利9218件,科技创新水平居全国经开区第三名。

       为让科技成果“落得下”,经开区出台全市首个城市更新产业升级政策,并在全市率先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推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十三五”期间新增上市企业13家,新增独角兽企业6家。知识产权方面,经开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462件,全市领跑。科技创新水平居全国经开区第三名,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

       孔磊介绍,“十四五”期间,经开区将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依托“433”城市功能组团布局,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实施“白菜心”工程,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统筹,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力争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0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