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骆倩雯)今年1月至11月,北京市细颗粒物(PM2.5)累计浓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连续3个月保持“30+”,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持续保持最优;累计优良天数245天,同比增加30天。其中,11月份PM2.5平均浓度38微克/立方米,为历史同期最佳,首次实现单月“30+”。
11月份,北京市全面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聚焦重型柴油车、挥发性有机物(VOCs)、扬尘和污染应急应对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及年度行动计划各项任务收官,提前谋划“十四五”治理举措,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聚焦重点,印发实施秋冬季攻坚行动北京市任务细化分解方案,明确机动车、VOCs、扬尘等重点领域5大类、37项攻坚任务措施,全力推动秋冬季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移动源方面,累计淘汰退出国Ⅲ汽油车5.2万辆,推广新能源汽车40.1万辆,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在用公交车清新能源占比超过90%;出台《关于落实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的通知》,严厉打击检测场数据造假等违法行为。VOCs方面,强化源头替代,重点做好12月1日起国家胶粘剂、清洗剂、涂料等产品VOCs含量限值标准的实施工作,督促企业提前做好产品更换;推进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将VOCs年排放量10吨以上的企业纳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对62家企业开展“一厂一策”深度治理。扬尘源方面,构建全市统一的施工扬尘视频监管平台,已接入各行业工地(场站)2600余家,停止扬尘问题较为严重的5家企业在京投标资格1-5个月;9-10月连续两月降尘量在“2+26”城市中最低。
精准执法,成立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伍。组建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总队,增强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1-11月全市立案查处固定源环境违法行为4045起,以VOCs排污源为重点强化工业企业、汽修和餐饮等行业专项执法,对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街道(乡镇)开展第五轮“点穴式”执法;全市进京路口和市内主要道路人工检查重型柴油车265.1万辆次,处罚11.5万辆次。
削峰降速,做好污染天气应急应对。针对11月中旬的区域污染过程,全市上下迅速行动,加大重型柴油车、施工工地、VOCs排放企业的执法检查力度,强化精细化管理,积极应对污染过程;在生态环境部的统一调度下,于11月15日零时依法启动今年北京市首个重污染黄色预警,全市按照“绩效分级、差异化管控”要求,落实黄色预警应急减排措施。本轮过程PM2.5日均浓度最高为3级轻度污染,较预报降低1-2个等级,污染“削峰降速”效果明显。
下一步,北京市将持续推进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各项任务措施,坚持精准有效,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