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新闻总第38期 >2020-12-07编印

“覆盖、服务、赋能”——
“3F”提升老旧小区垃圾分类“三率”
刊发日期:2020-12-0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2-1.JPG

玉桥北里小区志愿者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资料图片)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冯维静)自今年北京市实行垃圾分类以来,老旧小区、无物业小区如何有效开展垃圾分类,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通州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以全区30个老旧小区为试点,探索“覆盖、服务、赋能”——“3F”特色工作法,通过线上+线下、激励+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小区内垃圾分类的知晓率、投放率、参与率。

日前,通州区在30个老旧小区启动的2020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正式结项。项目承接方金蓝途社工事务所负责人介绍,项目前期,社工到通州30个老旧小区实地走访了解各小区基本情况,找准居民需求点。项目启动后,通过设立可以获得小额资金支持微创投项目的方式,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活动,并征集接地气、有操作的具体实施方法,请专家对征集的“金点子”项目进行优化修改,量身定制最优实施方案,并全程跟踪指导。

玉带路社区20号院居民赵虹玉告诉记者,自从项目在自己的小区落地后,志愿服务队伍在社工帮助下日益规范。在志愿者的守桶指导下,环境明显改善。“以前垃圾桶旁臭味大、蚊虫多。离得近的居民家夏天根本不敢开窗户。现在经过志愿者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居民养成了垃圾分类投放习惯,而且也自觉维护小区内尤其是垃圾桶周边的环境。”赵虹玉说,大家都明显感觉小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大大提升,邻里关系更和睦。

据了解,此次开展试点的老旧小区以志愿者为主要力量,通过活动引导、氛围营造、宣教培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线下线上宣传动员和志愿服务活动,吸引居民广泛参与。截至目前,30个老旧小区、无物业小区共组建30支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参与垃圾分类的社会组织百余个,开展垃圾分类活动117场,参与桶前值守超过500人次。

通州区民政局副局长王章兴表示,垃圾分类推行的顺利与否,核心是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尤其在无物业老旧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发挥明显作用。下一步,通州区垃圾分类的重点是家庭的源头分类,仍需要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今后将凝聚多方力量引导社区创新做法,因地制宜打造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