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观察总第31期 >2020-11-28编印

隐形设施
刊发日期:2020-11-28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11.JPG街头巷尾的花箱坐椅既方便路人又扮靓环境。

微信图片_20201127210936.jpg墙上凸起的装饰柱内藏着一根根排水管。

_CMS1833.JPG南大街电表箱“穿”外衣。


本报记者 冯维静

       漫步北京城市副中心,如果细心的话,你会发现一些悄然变化:架空线埋入地下、变电箱隐身绿地、空调室外机“穿”上漂亮“外衣”……

       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治理。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正是怀着绣花般的细心、耐心、精心和巧心,小到坐椅、井盖,大到城市规划布局,城市副中心“绣花”的针脚愈发绵密,随之而来的是人居环境的改善,城市品质的提升。


▲空间疏朗老街古韵更浓

       “豁亮多了!这拍照多好看!”近日,随着司空分署街、大成街两条道路电力架空线杆塔拔出,“三庙一塔”周边的电力架空线入地改造工程全部完工。以往路边散乱的柱上变压器电线、空中杂乱无章的“蜘蛛网”全部隐形于地下,道路一下子敞亮了许多。69岁的刘秀华拿起手机拍下两张新街景儿,发在了朋友圈里。“以前各种路杆碍事又挡道,有的电线被风刮得晃晃悠悠。美不美观先不说,感觉也不安全。”刘秀华在如意园住了30多年,现在的城市新景观让他很满意,路杆撤了,乱糟糟的电线一入地,这条老街的风韵更加浓厚了。

       这么大体量的电力设备,在街巷胡同的狭小空间里闪转腾挪可不容易。

       通州区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造最大的困难正是电力设备选址。这片区域最窄的路段只有两米多宽,为了让改造后的电力设备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他们将变压器设计安放在沿街建筑中,对房屋进行专业修复后实现“隐形化”。记者在大成街看到,变压器被挪进一处腾退的房屋中,从外面几乎看不出,既保障了安全,又让出了更多的胡同空间。

       让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风貌相匹配,选址、设计一样不能少。

       空调室外机,常因安装的尺寸、位置不一样,显得有些凌乱。但在中仓街道悟仙观胡同里,每家每户的空调室外机都穿上了镂空“外衣”。同时,接管也一并被植入大管隐藏起来。灰色格栅外绿色藤蔓悄悄爬上来,把古香古色的街巷景观映衬得更加清爽利落。

       据了解,结合背街小巷改造,通州区城管委环境建设管理科在具备条件的胡同内对空调室外机位置进行统一调整,放置在特定区域。从设计上,让空调机罩与建筑外立面风格一致,同时也将管线一并收藏入空调机罩侧边并增加冷凝管。

       除了整体美观整洁外,空调外机隐形化还解决了部分安全隐患,比如在安装时对所有空调机罩更换加固;有些空调连接管长时间暴露在外有脱落情况,美化时也重新修整;还有的空调冷凝水管没有接入落水管,有时候冷凝水会直接淋到过路人头上,这次也一起换装;使用年份较长的空调因外机和支架严重老化,锈迹斑斑,此次也一并更换。


▲街巷突兀设施能“隐”则“隐”

       “隐形”后的设施,有时还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在背街小巷整治中,通州区利用路侧绿化景观让以往突兀的设施设备能“隐”则“隐”,部分受条件限制不能大幅改动的则按照小型化、景观化设计改造,借助地形地势或绿地公园,与周边环境相融合。

       “挪进绿地里就不用担心磕着绊着了。”在南大街,一些变电箱的位置悄然改变让老街坊李海亮挺惊喜。这些铁皮箱不再直愣愣地杵在水泥地上占据道路空间,而是“向前一步”出现在路侧的绿化带里。周边植物丰茂,变电箱被巧妙掩映在一片绿色中。居民担心的老人孩子易磕绊等隐患也迎刃而解。

       有些隐形化设施,不仅好看,还挺实用。

       在潞河中学北街外墙壁上,每隔两米就有一条凸起的装饰柱。参与该段道路背街小巷改造的设计师于波介绍,装饰柱既是景点,又是排水点。其内部隐藏着一段段排水管,雨水从装饰柱与地面的缝隙处排出,不仅美观整洁,更解决以前排水飞溅的问题。

       于波介绍,这条路的围墙高且破旧,挨着围墙就是小区的活动场地。以前每逢下雨,雨水通过墙体开洞直接散排至潞河中学北街人行道上。最奇葩的是,当时的排水洞距地面约两米,正好在行人头顶。不仅对行人有侵扰,还严重侵蚀墙体。今年背街小巷改造后,一方面加固墙体、完善排水系统,同时在围墙靠近小区一侧增设线性排水沟,有效收集场地内雨水。此外,封堵现有排水洞改为立管排水,引至道路地面。设计中,还结合外饰面凹凸层次,利用装饰柱把排水管隐形处理。

       排水的老大难问题解决后,路面景观有了质的提升,这里打造了全新的文化背景墙。以银杏叶、枫叶、槐树叶等街区主要植被的叶片形态为原形,像素化处理,将古诗词以“活字印刷”的造型雕刻式嵌入叶片中。当初破旧的危墙如今成了美观的文化展示墙。


▲城市家具“小巧思”有大作用

       一些“隐形化”“小型化”的市政基础设施往往发挥着大作用。如今,在通州区内环路边随意打开一个雨水口,就能看到里面有两个如同垃圾桶般的铁网结构,“挂”着一些树枝、树叶、包装袋等杂物,这就是雨水箅子下隐藏着的小小垃圾筐。

       作为海绵工程改造项目,去年通州区水务局为1100个雨水箅子装上截污挂篮,别小看这个小装置。“很多老城区的管道淤积,就是因为枯树叶。秋天飘进大量落叶,冬天淤积在没有水的管道里。春天水一来,要么堵管,要么直接灌到河中造成污染。”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雨水口截污挂篮发挥了大作用。该装置设有提篮,可以定期将设备取出清除垃圾。它不仅能在汛期过滤雨水中的树叶、生活垃圾,还能防止餐饮油类排放等大量进入雨水收集口。

        这样精巧的小设计,其实身边还有不少。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路边一些井盖边上附有闪亮“银牌”。

       “这是我们为井盖新安装的‘身份证’。每一个井盖的信息都内置到了这枚直径约5厘米的二维码中,再用激光雕刻在不锈钢‘大钉子’的顶端,钉在距离井盖20厘米远的路面上。”通州区城管委管道办工作人员郭妮告诉记者。扫描井盖旁的二维码,手机屏幕上立刻显示出井盖的种类、形状、材质、编号、权属单位等一系列信息。记者注意到,扫码显示出的文字信息下,还附带有两张井盖的照片,一张为近景特写照,而另一张则为远景位置图。一旦发现井盖“异常”,扫码人可以在线举报投诉。只要填写上报原因、联系人和电话号码等信息,系统便会立刻将井盖问题和点位上报。

       郭妮说,为了解决井盖权属核实难、问题发现难等问题,从去年底开始,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6万多个井盖开始陆续加装“身份证”。除新建道路以外,城市副中心范围内的主次干道、宽度大于3米的道路甚至背街小巷的井盖,都要加装二维码。预计今年年底前,6万多个井盖“身份证”将全部安装完毕。


▲公共服务设施化身城市一景

       有些公共服务设施自身就变成了一个景观。

       后南仓小区南门口,摆放着几个小巧的欧式仿木质花箱。花箱之间就是一条坐椅,走累的行人、遛弯的居民,常在这里坐下休息。“这条街以前休息坐椅很少,老人遛弯走累了只能坐台阶上。现在不仅有坐椅,还这么漂亮,创意真不错!”住在附近的王慧荣经常抱着小孙子在这儿休闲。

       变电箱也是目前“景观化”设备的主力。

       变电箱分布在城市大街小巷,形式各式各样,大小也不尽相同,有三四米高的“巨无霸”,也有一米见方的小型变电箱。摆放位置往往“见缝插针”,有时上面还堆放杂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在运潮减河边,锈迹斑斑的变电箱被描绘上了蓝天白云绿草或者卡通动画人物,让变电箱变身成为一道美丽街景。

       无独有偶,在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体型简洁流畅、外形类似音响的崭新电力设施也隐身在草木之中,与景区完美相融。负责该区域报装接电工作的国网北京通州供电公司客户经理刘子源介绍,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单体最大、报装数量最多的工程。按照城市副中心市政道路电力设施设计的统一要求,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区域全部采用灰色外壳、设计圆润饱满的分界室和箱式变压器,将电力设施有机融入景区景观,让公园整体和谐美观。


相关链接<

运河商务区有座“超级地下城”

本报记者 刘薇

       从地上到地下,一座立体生长的城市,从来不局限于一个维度。在运河商务区数百万平方米建筑群拔地而起的同时,一座“超级地下城”也在同步崛起。

       在这个巨大的地下空间里,既有机动车通行的交通廊道,也有集水、电、管线等于一体的综合管廊。其中,北环环隧工程是国内少有的地下三层结构交通环廊系统,主隧道长1.5公里,从上至下依次分别设置行车道层、设备夹层、综合管廊层,将融合接驳地上地下交通、市政管线、商业设施、写字楼等。

       与之配套的市政综合配套服务中心也隐于地下。这里汇集垃圾回收、监控中心、立体停车等功能,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其中,垃圾收集中心负责收集运河商务区北区新华南北路以东,通燕路以南,北关大道以西,永顺南街以北,共20个地块的日常垃圾,预计日处理量23吨。

       既然设置在地下,系统也经过了特别设计。这里可利用负压气流,通过预先设在地下的管道系统,将垃圾投放点分类投入的垃圾输送至收集中心,再经分离压缩外运处置。而管道内气体经除尘过滤、除臭净化达标后排放。这套地下系统使垃圾收运效率提高90%,而且全密闭化管理也杜绝了垃圾扩散、二次污染。

       地下建立体停车位的不少见,但建3层立体停车场的,不多见。

       运河商务区的立体停车场就位于距离地铁6号线通州北关站340米、通燕高速北关出口200米,东关隧道北口的“咽喉”要道之处,分A、B两库,共220个车位。这里将原来一个平面车位扩展为3层,至少可以停放3辆车,增加车位数,有效解决停车难题。

       如今,随着城市副中心建设,地下北环环隧已通车试运营,市政综合配套服务中心也投入使用。作为高端商务的重要承载区,运河商务区未来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地标,还将是市民出行、购物、旅游、休闲的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