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施君 通讯员 刘国峰)抓实近距离常态化监督是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作出的明确部署,也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应有之义。通州区纪委监委大胆探索监察职能向村级延伸的有效路径,设立村级监察干事,与村党支部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三位一体”,履行党内监督、群众自治监督、监察监督三项职能,把监督端口前移,让一线监督“探头”亮起来。
早在2018年,通州区就在永乐店镇开展试点工作,2019年在全域内推开“三位一体”监察体系建设,建立纪律监督在本村,监察监督在邻村的工作机制,着力解决村级监督形同虚设问题, 努力实现问题发现在一线、监督跟进在一线,让监督常在、常态。
“我们将全镇54个行政村划分为南北两个工作大片区,同时又细分为7个分包片区,采取‘南北交叉监督、循环异村监察’的方式,进行交叉监督。”潞城镇纪委书记、监察办主任陈镇介绍说,监察干事围绕“接诉即办”、涉农补贴、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强化实地走访,及时发现违规违纪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打造群众身边的“监督哨”。
“喂,老李啊,咱们村明天开两委会,能来不?”打电话的是潞城镇七级村党支部书记黎强,但凡村里要开两委会,他都提前通知夏店村监察干事李云鹏来列席。进入冬季,村里用火、用气多,消防安全是大事。“安全的事关系家家户户,不能大意。建议咱们村干部包户检查,责任到人。”在列席村两委会后,李云鹏就检查工作提出了建议。自履职以来,李云鹏已向七级村提出意见建议10余条,提议并参加村干部党纪法规专题学习3次,并不定期实地查访村务公开情况。“本村的干部抬头不见低头见,有时候可能抹不开面子,监察干事来了之后,能常念叨、多提醒,让我们不走错路、少走弯路。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儿!”黎强诚恳地说道。
关口前移、抓早抓小。截至目前,通州区监察干事共开展各类监督检查12000余次,发现问题130多个,让党员干部不断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上医治未病,我们将在不断规范完善基层监督体系上发力。通过建立健全村干部权力正负清单、村务监督平台、‘三位一体’监督网络,着力推动监督下沉、落地,力促基层监督从有形到有效。”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郑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