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要闻总第5272期 >2020-09-22编印

严格执法曝光、管控高排作业、推行达标免检……
保卫蓝天 扬尘防治打出“组合拳”
刊发日期:2020-09-22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讯(记者 张程伟)我区通过创新举措、重点突破等方式,打出严控扬尘污染“组合拳”,加快蓝天保卫战重点工程推进。

       我区以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周总结、月督查、季汇报”制度为抓手,依托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协调推动难点、重点问题,加快蓝天保卫战重点工程推进。制定《通州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分工规定》,把各部门、属地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工作职责及阶段任务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并将大气污染控制措施落实及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列为“一票否决”事项。通过探索“一会三函”高效审批模式,将部分重点环境治理工程纳入绿色审批通道,以最简流程推动治理工程建设。

       结合区内施工工地多的特点,我区通过严格执法曝光、管控高排作业、推行达标免检等多项措施,严控施工扬尘。区生态环境局每月对所有在施工程至少进行一次全覆盖执法巡查,督促“六个百分百”、“双十条”落实。今年前8月,共开展环境治理执法检查1265项次,发现扬尘治理不到位现象980处,移转城管处理54项次、约谈告诫16项次、责令局部停工整改81家、通报批评20家。

       在严控扬尘污染的过程中,重点攻克扬尘问题多发的土石方施工阶段,委托第三方对施工现场土石方作业实行24小时驻场检查。每月监测重点区域工地出入口两侧道路尘负荷,同时抽测其它地区。3次以上道路尘负荷排名后十名或超过全区道路均值5倍以上的,移交属地及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约谈告诫及限期整改。对符合条件的工程实施“达标免检”,免检期90天内执法部门通过在线监控、视频高杆、群众投诉、雪亮工程等方式进行远程监管,最大限度减少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以“源头入手、过程监督、跟踪执法、追根溯源”为目标,委托第三方对建成区内土石方工程进行驻场监督,实现闭环管理。要求施工单位编制建筑垃圾运输处置和治理工作方案,明确建筑垃圾、土石方产生量,处置方式和清运工期,通过“进门查证、出门查车”和视频监控等手段,压实企业责任。

       同时,我区要求运输企业所属的渣土运输车辆必须办理准运许可手续,如有运输车辆未办理准运手续,立即在北京市建筑垃圾车辆运输管理系统中对相应运输企业进行扣分和处罚。依据公安系统、“雪亮工程”视频监控、执法人员现场证据对违规渣土车辆进行筛查处罚,今年前8月,违规运输车辆及建筑垃圾类处罚共3184起,罚款227.534万元,排名全市第一。

       通过对标城市副中心水准,严控区内道路路面尘土残存量保持在每平方米8克以内,其他各类道路(含背街小巷)尘土残存量不高于10克/平方米。加大一二级城市道路冲刷及洗地频次,增加三级路及背街小巷的小型设备机械化作业比例。每两周抽测城区主要道路,并将结果反馈至清扫部门,清扫部门依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清洁力量部署。同时建立道路测扫协同工作机制,利用车载走航监测、道路尘负荷监测、道路尘土残存量检测等技术,实时监测道路扬尘污染状况,发现高值路段立即清扫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