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要闻总第5252期 >2020-08-25编印

第八届北京七夕文化节文艺演出举办
副中心援鄂护士抗疫故事登上舞台
刊发日期:2020-08-25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2-1.jpg青少年融入《运河情》情景剧,感受运河文化。

2-2.jpg“牛郎”“织女”合影留念。     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讯(记者 金耀飞)今天是七夕节,昨天下午,以“银河之约 圆梦运河”为主题的第八届北京七夕文化节文艺演出在区文化馆举办。同时,本届七夕文化节承载物——“好运”香包发布,为所有人送上了七夕的好运祝福。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伴随着民俗专家阿龙的朗读声,“银河之约 圆梦运河”第八届北京七夕文化节文艺演出拉开序幕。今年七夕文艺演出分为天河、运河、人和三个篇章。其中,天河篇设有诗朗诵《乞巧》和黄梅戏《牛郎织女》选段两个节目;运河篇包括《运河情》情景剧以及七夕诗歌合诵;人和篇通过视频短片《我的爸爸妈妈》以及歌曲《坚信爱会赢》,传递出爱能战胜一切的正能量信号。

       现场,在阿龙与孩子们的轻松对话中,观众们直观了解到七夕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随后,冯远征梁丹妮夫妇亮相,一起朗诵七夕诗歌,两人还在舞台上接受访谈,大方分享夫妻相处之道。人和篇则主打平凡人的幸福和勇敢,聚焦今年抗疫主题,邀请了来自城市副中心的幸福小家庭——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张春花和丈夫姚志强。据了解,张春花曾参与今年的援鄂抗疫行动。援鄂期间,妻子一线奋战,丈夫温情守护,书写着平凡人“你守护世界,我守护你”的故事。

       演出最后,2020年七夕文化节的承载物——“好运”香包正式发布。香包以质朴精巧的工艺承载着千百来年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传承文明的精致历史证物。而在古代,香包也常常成为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寓意希望和美好。此次发布的香包名称是通过群众征集的方式,最终确定。“大好河山,美丽运河”正是“好运”香包的寓意。“这份祝福是给天下有情人,也是给副中心以及我们伟大的祖国。”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

       历经八届,北京七夕文化节文艺演出已经成为北京七夕的品牌活动之一。多年来,七夕文艺演出深度挖掘中国传统七夕文化内涵,同时融入通州特色和时代特征。据活动策划方介绍,今年文艺演出的天河、运河、人和三个篇章,分别对应七夕文化、通州特色以及时代脉搏。尤其是人和篇,将普通人的抗疫故事搬上舞台,不仅树立了身边的爱情榜样,传递出正确的婚恋观,同时也表达出中国人民心齐人和,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北京日报副社长安伟,北京日报副总编辑李学梅,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汤一原,区政协副主席朱志高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