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要闻总第5248期 >2020-08-19编印

我区“望闻问切”打造青少年普法品牌
“法治副校长”校园宣教1619场次
刊发日期:2020-08-19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本报记者 田兆玉

2020年是“七五”普法收官之年。“七五”普法以来,我区将青少年作为普法宣传工作重点人群,念好“望闻问切”四字诀,不断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建设,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精准化、品牌化、制度化,让“法治精神”真正在青少年心中开花结果。

“望”长远

形成常态化学法机制

“七五”普法是指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从“一五”普法开始到现在,正经历第七个五年的普法教育。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重点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

七五普法工作伊始,我区编制普法规划,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做好顶层设计,健全组织机构。各校相应形成由校长、德育副校长、法治副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法治课教师组成的法治教育体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促进各项任务有序推进。青少年普法做到年初有部署,学期有计划,月度有任务,期末有交流,年末有总结。利用学期末“法治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年终召开普法宣传工作总结会,搭建学习借鉴平台,总结成果、查找不足。

“闻”需求

实现法治宣传零距离

我区创新开展“三官八员一律”百场法治讲座进校园活动。紧抓校园青少年普法主阵地,近距离讲好“开学第一课”。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普法讲师团、社会普法志愿者力量,组织警官、检察官、法官、调解员、卫生员、健康员、交通员、税务员、文化执法员、水政监察员、禁毒员、公益律师深入全区80余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利用法治安全宣讲、模拟演练、主题班会、家长会等多种形式,为广大学生提供“点单式”普法。仅2018至2019年期间,全区就开展200余场法治讲座,内容涵盖宪法、民法、禁毒、预防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保护等主题,范围辐射到全区。

每年“12·4”国家宪法日,全区中小学通过德育课、主题班会、法治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宪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活动,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通过撰写演讲稿、录制演讲视频并上传的方式,讲述自己对宪法的学习和理解,讲解身边的宪法故事。五年间,全区累计共有10万余名学生参与此活动。

“问”兴趣

走出普法教育新路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年寒假,中小学生都会通过在线答题的形式,参与青少年寒假网络法律知识有奖竞答实现“小手拉大手”、普法进万家。五年间,围绕“假期与法同行 青春有法护航”、“尊法 学法 守法 争当法治小卫士”等多个主题,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特点和需求,分组别设置试题考察学生法律知识。活动参与率逐年攀升,2020年达到91.53%,累计受众超过31万人次,已成为我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品牌活动。

如今,有才艺的青少年越来越多。我区将文艺与普法相结合,连续五年开展青少年法治文艺作品征集活动,收集到法治漫画、法治手抄报等作品125幅,多部作品在全市获得荣誉,近20幅一等奖作品还被刊登在市级校园期刊《法治与校园》杂志,在“北京市青少年法治文艺大赛”中还喜获创作奖一等奖。

青少年普法,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共同努力。目前,我区已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通过贯彻法治理念、加强基地建设、突出法治实践,打造特色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切”要点

壮大高素质法治队伍

青少年普法路上,还离不开业务精、能力强的“引航员”。

通过聘任“法治副校长”活动,由政治素质高、法律专业知识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法官、检察官、民警、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担任法治副校长,通过法治讲座、法律咨询、以案释法等形式开展“送法进校园”,积极提供“定制式”、“菜单式”校园法治教育服务。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法治副校长163名,覆盖中小学、幼儿园等共155所,2016-2020年共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619场次,对于提高青少年法治素养起到突出的作用。

同时,建设起了一支法治骨干教师队伍,连续三年对骨干教师进行法治素养能力提升培训,受众达到560余人。通过法治教师基本能力大赛,进一步提升老师们的“专业能力”。2017-2019连续三年组织开展法治教师基本能力大赛,全区300余名老师参与活动,十余名老师获得市级奖项,我区连续两年被授予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