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文化总第5231期 >2020-07-27编印

萧太后河文化馆:千件辽金藏品 复活千年古城模样
刊发日期:2020-07-27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4-2.jpg辽契丹大字字典

4-4.jpg辽代印刷木质活字

4-3.jpg辽青铜和石质活字

4-7.jpg辽和田玉挂画

4-6.jpg辽铜鎏金出行队伍俑

4-5.jpg红山陶俑

4-9.jpg红山文化人形陶俑

4-8.jpg辽代山海经图

4-10.jpg辽墓志

4-1.jpg香柏木乐俑

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的通州,自古就在北京发展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早在一千多年前,当辽代将现在的北京西南部升格为陪都——南京时,通州的延芳淀一带也随之成为皇家游牧、行政的重要场所。从北方筹措的大批粮食物资,经由通州的萧太后河,再转凉水河运送到南京城(北京)。

历经千年洗礼,今日的通州留下了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有“一枝塔影认通州”的燃灯佛舍利塔,有“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的大光楼,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悠悠记录着千年前的古韵胜景。新成立的萧太后河文化馆就为研究通州历史打开了一扇文化之窗。

千余珍品展现辽金时代风貌

站在台湖镇萧太后河文化馆中,看着正在展览的藏品,84岁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宋兆麟难掩激动:“这些物品从衣食住行多个方面再现了辽代场景,堪称百科全书,从一些藏品来看,可能有不少以往我们熟知的历史要改写。这座宝库的意义非同寻常,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研究好、开发好。”

萧太后河文化馆的发起人之一张苏是一名有着四十年军旅生涯的退休军人,业余时间凭着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满腔热忱,从民间收藏了几千余件辽金时期的珍贵物品,内容涵盖各类字典、印刷器具、古籍、画卷、瓷器、玉器、体育用品、医学典籍、人体针灸模型等,并进行了细致分类和研究。

今年7月,在区相关部门的邀请和促成下,面积400余平方米的萧太后河文化馆在台湖双益发文创园落成,以公益展览的形式面向公众开放。千余件藏品蔚为大观,展现出辽代政治、军事、宗教、文化、音乐、仪式、体育、建筑、交通等各方面的独特风貌。

成套字典便于研究东北亚各民族古文字

1936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宋兆麟,是学界享有盛名的民族考古学家。第一次看到这些展品时,他用“震撼”和“了不起”来形容彼时的心情,尤其令他感兴趣的是字典、印刷器具和贸易图。其中,字典涵盖契丹文、渤海文、西夏文、女真文等八九个语种,还有各种包括医学在内的实物,如果合理利用,将为研究这些文化提供最基本的支持。

“藏品中有成套的字典和印刷器具,对于我们研究东北亚各民族古文字意义重大。”一张颜色古朴的“贸易图”上,寥寥数人,却形貌迥异,有宋代民众、辽代人,远处一艘帆船边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这张画含义非常丰富,包含民族文化的交流、中西文化的交流,对于我们研究海洋文化、东北亚文化,包括古时候的丝绸之路都有帮助。”宋兆麟说。

瓷器印证延芳淀曾是皇家猎场

历史作家张建安熟读辽史,初来萧太后河文化馆,站在数千件藏品前,他为之一振,“这件瓷器上的‘臂鹰打猎图’,骑马奔驰的契丹人手腕上的鹰不就是海东青吗?瓷器上的图画直接呈现了契丹的狩猎生活,可以与《辽史》中记载‘延芳淀’的文字相呼应。”

延芳淀位于今天的张家湾南部。张建安说,历史往前推进到辽代,南京(今北京)的皇家园林与狩猎场就在延芳淀,延芳淀较之辽代的意义,与颐和园、避暑山庄、木兰围场较之清代的意义相近。据《辽史·地理志》记载:“辽每季春,弋猎于延芳淀,居民成邑,就城故漷阴镇,后改为县。在京东南九十里。延芳淀方数百里,春时鹅鹜所聚,夏秋多菱芡。”

那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啊?“一定有大片大片的森林,方圆数百里内,烟波浩渺,芦苇密布,物产丰美,景色宜人。春天暖和一点的时候,它是天鹅等鸟类的天堂,也是鹿、羊、野猪、野兔的聚集地;到了夏天,到处都是映日荷花,秋天是飘香果实……”张建安说。

据专家介绍,目前关于辽代的文物和研究资料相对较少,萧太后河文化馆的藏品十分丰富,全方位立体展现辽代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填补了历史空白,对于我国辽金时期历史研究乃至东北亚文化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多数藏宝人是不愿意露面的,张苏先生将这么多珍贵的藏品进行公益展览,体现了拳拳爱国心,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些藏品,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六个字,‘抢救、分类、开发’。”宋兆麟说,目前,萧太后河文化馆急需硬件提升,对这些珍贵的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分类研究迫在眉睫,同时,城市副中心可以依托这些藏品及研究成果进行文化旅游开发,进一步提升城市历史文化底蕴。

本版撰文 记者 陈施君

本版摄影 记者 常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