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5222期 >2020-07-14编印

副中心加快海绵城市建设
让城市自如呼吸
刊发日期:2020-07-1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TJS_4005.JPG

雨后,后北营家园小区休闲广场干净整洁,看不到一处积水。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记者 冯维静

骤雨初歇。连日来的几场降雨,让副中心市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海绵城市”的成效:积水少了、景色美了、路面排水顺畅了。根据区海绵办技术人员采集监测数据显示,经过海绵改造的示范区内,均未产生明显积水,有效缓解了城市强降雨时的管网及抽排压力,起到较好的错峰、缓释、渗透、蓄存功效。

“海绵”道路下雨不积水

彩色人行步道绵延向前,火红美人蕉旺盛生长,进出居民便衣轻装……7月11日,经过一夜暴雨的洗礼,后北营家园一派葱茏、绿意盎然,几位老人围坐在凉亭内,浅笑轻谈。人行步道上,透水砖铺装有序,远远望去,与往常步道并无差异,迈向步道,脚感舒适。步道左右两侧均栽种植被,木质廊道绵延向前,地面也均是质地绵实的透水砖。

“若不是昨夜听到风声雨声,我都不相信下过雨。”广场上,居民孙颖和往常一样带着孩子在楼下玩耍,看着乌云密布的天空,她十分坦然,“这小区搞了海绵化改造,再大的雨心里也不慌。”

后北营家园是去年完成的海绵工程改造,看到经过改造的小区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王越峰老人每天都愿意在楼下走一走,有时还会随身带把小凳子,累了就靠边放下凳子坐下歇息,“小区里随处都是美景,花园也变得更郁郁葱葱了。”王越峰赞叹道,环境舒适,绿化做得也好,住在这里很幸福。

2016年从入选全国海绵城市试点以来,我区经过4年的实践探索,目前已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模式,小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中,一块块“挖空心思”设置的“海绵体”,让越来越多居住在这里的百姓享受到了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的“生态红利”。

留蓄雨水改善生态环境

说起“海绵城市”,紫荆雅园小区居民们肯定不陌生,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首个完成改造的海绵小区,该小区由于地势低洼,每逢下雨,地面总布满小水洼,“改造之初,我们先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发现积水的原因除了地势低洼之外,还包括硬质路面不能透水、高绿地无法收集雨水等。”建设方负责人介绍,小区的改造内容包括道路、绿地、停车位等。就拿道路改造来说,地面挖深约1米,先后铺设了4层渗水层。路面也从普通的混凝土换成透水砖和透水沥青。这样一来,下雨时,雨水不会在地面停留,而是迅速透过路面,在层层下渗中得到净化并涵养地下水。

紫荆雅园小区向西不远处,是月亮河城堡小区,去年完成了改造后的第一个汛期,测算显示,75%的雨水可就地消纳,不超过24毫米的降雨量将全部被小区“喝掉”,初步实现了“小雨不湿鞋、大雨不积水”。该小区独特优势是有一个地势较低的小广场,于是,建设方就在小广场的地下深挖了一座蓄水池,可容纳200立方米雨水,地面换成了透水混凝土,四周还开辟了一圈草木茂盛的植草沟。一旦大雨来临,小区里的雨水从四面八方汇到植草沟,进行滞留、蓄存、净化,然后汇入蓄水池暂时歇歇脚。如此不但能削减洪峰,减轻内涝,净化后的雨水还可用于绿地灌溉。

海绵理念融入顶层设计

比后期改造更有效的,是在地块开发建设之初就加强顶层设计,高标准规划,把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建设之中。

位于郝家府地铁站东侧,一条河流蜿蜒绕过行政办公区,这里是去年新开挖的镜河,河水明亮如镜,两岸生长着芦苇、菖蒲、美人蕉,密匝匝像绿篱一般。不过,来这儿转上一圈儿,游人只看到河水的秀丽,却不知其真正的玄妙之处。“它是行政办公区化身‘海绵’最重要的工程措施。”北京市水科院高级工程师于磊说,镜河河道两侧的地底下埋设了排水方涵,其容积之大甚至可容私家车通行,可容纳约55万立方米雨水。方圆6平方公里的行政办公区,雨水全部汇入方涵暂时存储,一旦降雨大于20年一遇标准,方涵内的溢流堰将把河水分流至镜河,再排入北运河。暴雨过后,方涵中的雨水经过净化,还能再重新注入镜河,使其净水长流。如此精妙的设计,全部基于建设时严格的竖向管控。

竖向管控,可以通俗理解为对建筑物高程做出严格的规定,施工时不得随意更改,这样一来,就能大致决定雨水的整体流向。行政办公区就是全区首个在规划之初便实行竖向管控的大型工程。

在去年一场暴雨中,行政办公区的道路、园林绿化均无大面积积水。水文监测数据显示,75%的雨水实现了就地蓄留,其中,10.86万立方米雨水流入方涵暗渠,32.64万立方米雨水通过自然渗透等方式灌溉办公区的植物、涵养地下水源。

年平均地下水位回升4米

大雨,带来的将不再是内涝,而是把城市变成会呼吸、有弹性、生机勃勃的桃花源。

记者从区海绵办了解到,持续四年监测表明,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实施后,年平均地下水位有明显上涨趋势,较2016年回升了4米,并有明显继续上涨趋势。而地下水位的明显回升,与近年来我区“海绵城市”建设措施密不可分。

 据介绍,2016年,我区开始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后,通过雨水资源化利用和污水资源化利用,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采取海绵城市建设源头管控、水系生态修复等措施,回补了地下水,“近4年来,各监测点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明显缓解,试点区域年均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明显遏制,地下水水位实现稳步回升。”区海绵办负责人说。

 春暖花又开、夏雨润清透、秋风吹落叶、冬雪映夕阳……如今,海绵化改造后的副中心,四季皆是景。记者从区海绵办了解到,从2016年-2020年海绵城市建设已经4年多时间了,很多城市都将2020年作为第一阶段的检验之年。我区作为国家海绵试点,截至目前,19.36平方公里试点区域已完成建筑与小区、公园绿地、道路、防洪排涝等海绵新建及改造工程107项,片区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了84.2%。2020年,全区20%建成区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十四五期间,在实现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基础上,2022年城市建成区面积的35%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2030年,全区80%建成区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届时,一幅“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城市新景将成为现实。

相关新闻

北京海绵城市建设迎来“新标准”

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报讯(记者 冯维静)近日,支撑本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标准》出台,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海绵工程建设中,广场一般采用不透水材质的地面。而新标准则提出,广场宜采用透水材质或结构性透水做法。为减轻市政雨水管网负担,可将广场设计为微下沉形式,将雨水暂存至广场内。当广场周边存在绿地时,可将广场雨水引入绿地进行滞蓄和入渗。当广场周边无绿地时,有条件时可在广场下方或其周边设置灰色雨水调蓄池,将广场雨水引入雨水调蓄池中暂存,降雨过后排出。

按照标准,城市道路海绵城市系统设计应在满足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利用道路周边绿地空间及道路空间设置海绵设施。其中,人行道应采用透水铺装;人行道设置的树池,宜采用生态树池,宜将相邻的树池通过人行道透水铺装、人行道下方铺填专用种植土等方式连接形成连续的海绵体。人行道和专用非机动车道间设置的绿化隔离带,应采用下凹式设计,并宜将雨水口设置于下凹式绿化带中。

此外,新标准对城市水系设计也提出要求。城市水系应统筹防洪排涝、生态、景观等功能需求,在枯水期应保证河流水系的基本生态水量,汛期应保障标准内洪涝水的安全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