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要闻总第5215期 >2020-07-03编印

变零为整建产业园,村民家门口弹性就业。西集镇车屯村——
从人均四分地到共享“梦田园”
刊发日期:2020-07-03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语音阅读:

梦田园.jpg      农业园不仅给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提供不少绿色福利。记者 唐建/摄

本报记者 王海燕

人均四分地,能干点啥?

这是摆在通州区西集镇车屯村两委班子前的一道难题。前些年,因为项目征占,村集体土地只剩下80亩地,还散落在各户村民手中。各家种点玉米,种点果菜,一年到头也剩不下什么,更别提变成实打实的收入了。

车屯是通州区仅有的3个低收入村之一。怎么“脱低”?在对口帮扶的国有企业支持下,这个快没地的村庄偏偏做起了“土地文章”——

流转各户零散土地,建起农业园;成立梦田园产业合作社,吸纳村民用土地入股,从自己家的“一亩三分地”里腾出工夫的村民,还可以到农业园里干活儿领工资。年轻劳动力则可以轻身上阵,出外打工。

6月底,记者到车屯村采访,参观了刚成立两年的农业园。园子坐落在村子的西北,由12座春秋大棚和2座四季暖棚组成。眼下,有5座大棚种着黄瓜,两座大棚种着西红柿,还有一座大棚种的是尖椒和柿子椒。

黄瓜已经接连收获了几茬,过些时候要拉秧种萝卜。西红柿正是丰产的时候,一嘟噜一嘟噜红的、青的果实在浓绿的叶子映衬下,显得格外喜人。

下午1点来钟,吃罢中午饭的村民已经三三两两在地里干活,远处的杨树林里,悠悠传来布谷鸟的叫声。61岁的王秀和张少生夫妇一个在棚里摘西红柿,在地上一蹲就是半天;一个在大田里浇玉米,满腿满脚都裹着烂泥。和他们一起劳作的,共有十二三个人,都是本村村民。

“园子刚弄的时候,我们就在这儿干上了。种地种一辈子,让干别的也不会。”王秀有些拘束地笑道,她和爱人每天在地里工作6个小时,各挣90元,一个月下来拿到手的总计有5000多。另外到年底,合作社还会给社员发补贴,“按照入社的土地计算,一亩地给2000,这又是一笔钱。”

“现在在农业园里干活儿的都是岁数大,对种地有感情的。”村党支部书记李森说。在园子里担任技术指导的车志强,今年68岁,早先在镇农科站工作,到现在已经搞了40多年的农业。老爷子从春天种菠菜、小白菜开始,一直盯到12月底萝卜卖完,刮风下雨都往棚里钻,别提有多敬业了。

不仅给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这座社员共有的农业园,还给村民提供不少绿色福利。今年因为闹疫情,春天的时候各家买菜不方便,合作社给各家免费派送蔬菜,解了大伙儿的吃菜难题。

这园子好是好,投入可不小。钱从哪儿来?

“这就要感谢咱们的对口支援单位了。”李森说,北京国企时尚控股方恒集团出资,帮助村里建起了这座园子。“过去村集体没什么像样的产业,现在农业园建起来了,大棚蔬菜种起来了,大伙儿觉得这么多年脱低致富的梦也该圆了,所以给合作社起名为‘梦田园’。”

园子帮建起来了,可能不能就势做成产业,还得自个儿争气,努力向前奔。今年恰逢疫情,蔬菜不好卖。为了拓宽销路,村委会上下想尽了各种办法。

傍晚时分,干活儿的村民从各个大棚里拎出几十塑料袋新摘的黄瓜、青椒、西红柿。“老张他们马上就过来。”技术员车志强说。他说的是村委会的两名支委,张占利和车殿海。他俩干完村委会的活儿,就接茬去菜市场卖菜。这地头的几十兜新鲜蔬菜都是为他们准备的。

这两位支委的岁数其实都不小了,这几天帮着合作社浇玉米地,脸上又红又黑,显得额头上的皱纹也更深了。俩人各开一辆电动三轮车,装满蔬菜,一个去2公里外的西集市场,一个去5公里外的郎府市场。“基本上每天都去,能卖多少是多少。”车殿海一边装车一边说。

虽然每天奔波非常辛苦,但两名支委没拿过一分酬劳,“卖的钱都归合作社,村里不就是给大伙儿服务的么,咱干的就是这份工作。”两位老人没聊几句,就骑上电动车直奔菜市场摆摊了。等他们卖完菜,天早已黑下来了。

为了让土地产出更多的效益,车屯村还利用新盖的暖棚试种了一季草莓,两栋大棚卖了十多万元,可谓首战告捷。有了这份产业,车屯村脱低目标已经实现了。

“这甜蜜果实是怎么来的,我们心里都记着呢。”李森说。就在这次疫情期间,梦田园合作社特地给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和一个残疾人帮扶机构送去了地里最好的草莓。“社会各界都在帮助我们,我们也要尽自己的努力回馈社会。”